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應用文及習作
Chinese Correspondence and Writing Practice 
開課學期
111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系  
授課教師
黃啟書 
課號
CHIN2099 
課程識別碼
101 262A0 
班次
 
學分
2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3,4(10:20~12:10) 
上課地點
普305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10人
外系人數限制:1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應用文,係指利用特定文體形式,藉以傳達個人或團體,公私之際意見情誼的實用性文字。中國早期文獻多屬一性質,諸如《文心雕龍》、《文選》等即就其不同文體之應用文書加以分析、蒐羅。現今慣用之應用文範疇,主要指公文、契約、規章、啟事、書信、名片、柬帖、慶弔文、對聯、題辭、傳記等等。世異事移,如大陸、港澳等地區中文教學對於傳統應用文之簡約典麗文字,鮮有推廣;台灣則因公文格式朝向橫排與簡化,並迎合現代社會需求,遂又有現代應用文之說。本課程即以傳統應用文為主,間輔以現代應用文之項目,強調觀念釐清與實務寫作並重。
本課程教學對象針對中文系中高年級,故內容以傳統應用文為主,因授課時數與致用需求之限制,側重於書信(含名片、便箋)、對聯(含題辭)、傳記等三項;至於公文、柬帖、慶弔文等項目,惟略加講述。復因應現今社會所需,增加廣告金句、會議簡報等二項現代應用文。 

課程目標
教學目標有二:
其一、俾使學生知悉悠久典雅的應用文章之淵源、體製,並加以擬作,冀能承繼應用文所蘊含之禮俗文化與精神,化古為新,同時可通曉其他文學作品的應用文字意涵、旨趣。
其二、對於現今職場實務之用能有基礎掌握,並以所學對現今若干似是而非的禮俗現象,提出匡正。
應用文、書信、傳記、對聯、公文 
課程要求
課程進行方式,除教師講授相關知識與觀念外,尤重視學生實務寫作。各項作業除對聯以外,皆分組進行,每組人數以3-4人為原則(需於第2週前自行尋妥組員)。期末各組需繳交組員互評表,以便加權計分。
每講次進行完畢,於次週最末一堂課中,撰寫並分組交互批閱、討論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教師自編講義 
參考書目
(一)主要用書:
張仁青撰,成惕軒校訂:《應用文(甲種本)》(臺北:文史哲,2002年)
謝海平編著:《應用文》(臺北:空中大學,1995年)
教師自編講義《簡明應用文讀本》

(二)其他參考部分:
臺北市政府秘書處編:《臺北市政府公文製作參考手冊》(臺北:臺北市政府,2005年)
行政院秘書處:《文書處理手冊》(臺北:行政院秘書處,2005年)
國家文官學院編:《公文製作及習作(修訂二版)》(臺北:國家文官學院,2011年)
王力:《漢語詩律學》(臺北:文津影印並改題「王子武《中國詩律研究》」,1970年)
梁章鉅:《楹聯叢編》(臺北:廣文影印,1981年)
明‧吳訥:《文體明辨序說》(臺北:長安,1978年)
劉壯:《中國應用文源流硏究》(北京:北京圖書館,2007年)
常江:《中國對聯譚概》(北京:華夏出版社,1989年)
張鐵君:《楹聯學與新聯型創論》(臺北:黎明文化,1984年)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作業 
80% 
 
2. 
互評成績 
20% 
 
 
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
 
上課形式
以錄音輔助
作業繳交方式
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
考試形式
書面(口頭)報告取代考試
其他
由師生雙方議定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  緒論:應用文之淵源、類別與精神 
第2週
  傳記:碑誌文體之淵源與演變 
第3週
  傳記:公傳、家傳、自傳 
第4週
  書信:封文、箋文 
第5週
  書信:摺信、誤例舉隅、便箋 
第6週
  書信:名片、柬帖、慶弔文 
第7週
  書信:慶弔文 
第8週
  對聯:淵源、格律(平仄、對偶) 
第9週
  對聯:技巧、誤例舉隅 
第10週
  對聯:題辭 
第11週
  公文:公文種類、寫作依據、簽 
第12週
  公文:函、報告、會議文書 
第13週
  公文:契約、公文用語 
第14週
  簡報製作 
第15週
  廣告及廣告金句 
第16週
  分組報告(另有2週採用線上教學進行,合計18週)